从单车到员工,“共享经济”的盒子还可以装什么?

品途商业评论 | 王洪涛 · 2020-03-02 09:51

共享经济不仅是一个热词,虽然还没有全面开花,但它应该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条件的不断成熟,共享的方面会越来越多。广义的说,社会分工就是共享,全球化也是共享。

疫情当下,众多行业受到重创!餐饮行业首当其冲,西贝“老贾”的一篇采访报道将餐饮行业的困境认知度推向了高点,让人印象深刻。另一边,超市便利店在逆境中坚持开业保障民生,但也面临员工短缺、防护物资缺乏的痛点。在各级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接踵而至之际,全行业也掀起了积极主动的自救行动,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有很多业务模式、跨界合作方面的创新和尝试。在众多优秀案例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基于“共享经济”理念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是不是可以判断,有些在疫情之下的“应急之举”或将成为疫情之后的“趋势”。疫情之后,共享经济是否能够向更广、更深和更实地去发展,值得我们思考。

共享经济首次让社会更为广泛的认知,是2016年的共享单车大战。之后有了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办公乃至共享雨伞,一时之间,似乎“一切”皆可共享。但随之而来的是烧完钱之后的倒闭和退潮。人们对于共享经济的讨论和反思也在随之进行。以共享单车为例,这也是目前市场上仅存的共享经济的扛把子,虽然健康环保的理念、解决出行痛点的精准、1元骑车的低成本,各个方面的商业逻辑都堪称完美,但依然存在大批旧车坏车造成的环境资源的浪费、大批企业涌入造成的产能过剩等等社会问题。大家不仅要思考,共享经济的问题出在了哪里?是资本的助推把经念歪了?是国民素质尚未达到全民共享的要求?是基础设施跟不上理念的发展速度?是文化背景和理念不同造成的认知问题?是有些做法属于灰色地带,与政策、法律法规有相悖的地方?还是有些共享压根就是不成立的……,这里有十万个为什么,但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成为事情成功的绊脚石和绕不过去的大坑。当然,任何一个新生的事物,都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相信共享经济这一基于资源使用效率提升为基本点的概念和做法,一定会为社会带来价值。

共享经济也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共享经济,也就是我们上段说到的,是基于社会资源,比如工具、空间等方面的,在一个平台下的共享,是更开放的一种共享,共享的参与者是不固定或者相对无限的;狭义的共享经济,是基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的一些共享,共享的用户数量是相对固定的。

这次疫情中一些行业和企业的具体做法,我觉得短期内,是一种狭义层面的共享经济做法,但是其中的一些具体的案例,也许会发展成未来广义共享经济的方向。

我们先来简单的梳理一下,战“疫”中大方面的三个共享:社会信息、同行之间和跨界的共享。

社会信息共享

社会信息的实时共享,互联网功不可没。记得“非典”时期,要每天看电视新闻才能了解疫情的数据。本次新冠疫情,在疫情的数据、及疫情相关各个方面的信息可以说是完全实时共享。在疫情实时共享的同时各方信息也实现了实时共享,餐饮行业的困境被广泛知晓,零售企业的艰难有目共睹。每个抗击疫情的善举都被广为传颂,每个辛勤的付出都获得点赞无数。零售开店员工缺,餐饮闭店员工闲,就是在这种社会信息共享之下,把供和需对接到了一起。

同行之间共享

疫情期间行业展示出了充分的团结与互助,携手共克时艰。同行之间的共享也做到了更加的及时丰富,每个企业都把自己的优秀做法、管理经验和相关资源无私的向同行分享。这是因为灾难之下,大家深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真谛,是一份人性之善,更是一份行业责任。疫情过后,一切恢复正常,相信这特殊时期的共享精神会延续下来,行业也会因祸得福。

异业跨界共享

购物中心和餐饮企业、零售商和餐饮企业、平台和餐饮企业,最近开展了各种跨界资源共享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燃眉之急的同时,为未来合作模式的延续做了很好的探索,很多可以升级转换成为未来的商业模式和合作常态。

以上是三个大层面方面的梳理,就涉及共享经济的一些具体可借鉴,或未来有可能成为常态的做法,归类为以下四个方面。

产能共享

产能共享包含了劳动力和生产能力的共享。此次应对疫情中,劳动力共享做法的案例是云海肴、青年餐厅的员工到盒马鲜生上班。但是,我想延伸一下来说这个共享,共享是相互的,其实这个案例是个单向的输送,未来复工以后,员工是否返回到餐饮企业,是个未知数。但是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去尝试和探讨以共享为机制的灵活用工问题,不同行业的淡旺季可能不同,忙闲的时段也会有错峰,是不是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员工在不同的行业间共享起来?这样,员工富裕的劳动力得到了释放,收入得到了提升,对于企业来说,负担也会相对轻一些。当然,这样的操作也要参考劳动相关法律、员工工作饱和度、员工工作强度、员工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去评估可行性。而且这种灵活用工的共享,未来应该会是基于员工本人意愿的一种由C端发起的共享,而不是由B端主动去安排的一个共享。但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从小范围尝试突破到大面积应用的一个过程,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如何有效率的用工,也是企业、行业、政府和社会要共同考虑的问题。餐饮企业员工去零售企业上班这个事情本身没有大面积推广的价值,但是它会引发出基于灵活用工、生产力共享方面的思考。

产能共享的另外一个典型案例就是生产能力的共享。疫情期间企业跨行业合作,共享资源和能力的案例中,我们认为在在生产能力端的共享,是有实质推广价值和可持续性的。餐饮企业闭店停工,加工中心、中央厨房停产,劳动力闲置;零售企业线上订单量激增,员工匮乏,生鲜商品的初加工无法跟上需求,同时,食品半成品、成品的需求量增大。在这两个典型的供求关系矛盾中,双方一拍即合,顺畅的合作了起来,不存在谁救谁,谁帮谁的问题,而是合作共赢。我们看到,盒马、京东、每日优鲜等零售企业纷纷和连锁餐饮巨头合作,共同服务消费者,共同抗击疫情。通过疫情期间的合作,双方对彼此的需求和能力的了解会更加深入,为疫情过后的共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国家正在进行的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去产能,从这次的实践中,我们看到,通过产能的共享,也给供给侧改革去产能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供应链共享

产能共享再往上延伸就是供应链的共享。这次餐饮企业和零售企业的合作中,也有部分企业开展了供应链的共享。餐饮企业将自己的生鲜采购的供应链能力向零售企业共享,共同开展生鲜商品的采购、运输和零售业务。同时,零售商和零售商,餐饮企业和餐饮企业,同行之间也开展了供应链的共享。

这样的共享,在疫情之前也有过很多尝试,比如,餐饮行业就有很多供应链共享的平台企业,之前简单的说法是联合采购。但这种联合,目前看也没有走出成功的道路。希望通过这次疫情的尝试,跨行业之间,能够在供应链的共享上,找到共同点形成优势,找到差异点形成互补,将这种共享逐步深化。

流量共享

流量的共享是指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共享和互补。闭店后如何保障现金流,如何服务消费者?发力外卖成为了当下餐饮企业的一个主要做法。同时,受限于平台运力的短期不均衡和佣金等原因,品牌餐饮企业在疫情之下开始尝试夯实和提升私域流量的运营能力和水平。从不少案例中看到,来自于企业自身外卖小程序上的外卖订单量正在快速增长,有些品牌的小程序订单量直逼外卖平台的订单量,而且大有赶超的趋势。这也是疫情倒逼企业能力提升,加速了私域流量与公域流量的平衡,促进了流量共享时代提前到来。

信心共享

信心共享是想说,餐饮品牌与消费者信心的共享。通过这次疫情,餐饮品牌将自己的困难、成本结构乃至营收能力共享给了消费者,同时也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担当共享给了消费者,消费者对餐饮品牌有了新的认识和共鸣,品牌的粘性就在这样的关系中建立了起来。我们看到几个头部餐饮品牌面向消费者发布的公告,10万+的文章比比皆是。很多消费者在留言中充分表达了对品牌的信任度。这种共享,也反向助推餐饮品牌未来更加了解消费者,更好的服务消费者。

共享经济不仅是一个热词,虽然还没有全面开花,但它应该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条件的不断成熟,共享的方面会越来越多。广义的说,社会分工就是共享,全球化也是共享。狭义的说,在这次应对疫情的战斗中,我们看到的这些鲜活的案例也是共享,虽然有些可以持续,有些还需要迭代。把这些不成熟的想法提出来,和大家探讨,希望能有一些思路的启发,希望疫情之后,这些在共享经济领域里面的尝试,能够得到持续,推动共享经济向更广、更深、更实发展。

最新直播

热门活动

亚洲化妆品创新峰会暨国货百年化妆品陈列展

  • 上海书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上海
  • 2024-04-19

2019香港金融科技周

  • 香港投资推广署
  • 香港
  • 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