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tob市场下一波红利在哪里?

科创最前线 | 科创最前线 · 2021-05-07 21:32

资本加码、巨头砸钱,企服的下一波红利在哪里?

2020,受疫情影响,企业服务赛道迎来新一轮增长。

美国在线视频会议软件Zoom的股价由2020年初的60多美元暴涨近10倍。资本市场对企业服务行业表现热情,持续加码;互联网巨头们为了深挖护城河,更是不惜重金持续投资。

在这波热潮里,所有人都关心一个问题,中国企业服务下一波红利将会出现在哪里?

4月25日晚,云智慧高级副总裁张雅娴做客「科创最前线」直播间,为观众解读,中国AIOps智能运维赛道的低调巨头,如何看待企服行业的过去与未来。

拥有甲骨文,微软大客户销售及销售管理工作经验的张雅娴女士,深刻了解IT领域在数据库与中间件、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客户需求和行业趋势。

她来自的云智慧,是国内领先的全栈智能业务运维解决方案服务商。秉承Make Digital Online的使命,致力于通过先进的产品技术,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升IT运营效率持续赋能。

在此次的直播中,张雅娴与我们分享了她眼中的全球化企业服务的发展方向,以及她心目中的中国企业服务行业的下一波红利到底会出现在哪里。

从云智慧的转型之路看中国企服行业发展

科创最前线:能不能请您通俗地介绍一下云智慧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云智慧高级副总裁张雅娴:很多的小伙伴对我们公司不是很了解,这很正常,因为我们做的确实是比较前沿、比较偏技术的工作。

我们先说云智慧从事的领域吧。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可能就成为了云智慧的间接用户,举个例子比如大家正在看的APP、抖音、电商网站,背后都会有一个为系统流畅运行保驾护航的一套运维监控体系,使得消费者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网站和APP的时候感觉不到系统有任何问题。

其实IT系统整体非常复杂、经常会出现小毛病,但是日常消费者感觉不到,这是因为它背后有一套强大的运维监控系统。在机体发生一点点小问题的时候,云智慧的系统就已经捕捉到苗头,会提前告诉系统管理要关注哪方面的问题,否则过一个小时系统可能就要出问题了。

科创最前线:云智慧当时为什么要从SaaS平台转型为智能运维解决方案提供商?

云智慧高级副总裁张雅娴:我们在09年成立之初的时候是处在互联网时代,所以我们给第一款产品「监控宝」的产品定位是互联网基础设施,这是一款在当时中国互联网圈非常著名的SaaS软件产品,它提供的就是互联网领域所有网络用户体验连续性的监控。

那么到了2015、2016年,当时大环境是产业互联网,就是用互联网最新的技术理念给传统产业赋能。那时我们就在思考,产业互联网一定是大势所趋,因为非互联网的客户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基础是很薄弱的,而且不同行业、不同体量的企业客户发展的水平差异非常大。产业互联网在中国要推广落地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制约因素。

所以当时公司就做了一个战略决策,两位创始人殷晋殷总、刘洪涛刘总非常前瞻性地看到了大趋势,当时我们认为企业使命从提供互联的基础设施转到产业赋能,用互联网为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客户提供助力,英文叫「Make Digital Online」,翻译成中文就是「让数字化业务永远在线」。

这确实是我们的分水岭,是根据整个产业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趋势和我们的判断做出的战略性决定。从2016年开始推出我们的全栈智能运维解决方案,来解决核心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挑战,我们提供全栈的解决方案。

科创最前线:云智慧面对行业里激烈的竞争能拿下这么多头部客户,有什么心得和秘诀吗?

云智慧高级副总裁张雅娴:首先,我们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2016年我们观察到整个行业趋势和数字化经济在中国的前景做出了转型的决策,这种定位和认知决定了我们在高维和友商去竞争。

我们在2015、2016年之前还在做SaaS产品的时候,和客户在打交道发现,我们的产品技术很好,但只能解决一个点,我们能够敲一个钉子,但客户需要造一个桌子,还不能帮企业的CTO真正解决他的问题。

所以我们决定整体转型为全栈智能运维解决方案提供商,做企业的合作伙伴,帮他们的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第二,从微观上是以客户为中心,深刻理解客户端的业务需求。在市场一线,如果没有办法敏锐、深刻地洞察需求的话,是无法理解客户的。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有巨大的优势。整个云智慧的团队是具备解决方案和产品基因的一支团队,从销售团队到支撑部门都有客户需求导向意识。总结一句话,就是「深刻洞察客户需求,看到他真正想解决的问题」。

第三,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和落地能力。我们的研发团队基本上以清华系为主,清华软件学院很多优秀学子都是我们的研发主力。另外我们有强大的算法团队,包括40位算法科学家,其中不乏来自微软研究院的专家。

这样的技术团队,保证了我们在理解客户需求之后能把它落地,并且沉淀到产品平台。

中美企服行业差异的十年观察

科创最前线:您加入云智慧之前在甲骨文、微软这些国际巨头公司工作过,从您的感受来说,这两个国家企业服务的市场有什么区别?

云智慧高级副总裁张雅娴:首先的话就是商业环境不一样。欧美的市场非常成熟,我们还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所以落到具体客户的信息化战略思考上,维度是会不太一样。

举个例子,我们在微软每年会跟美国总部那边开定期会议,也会跟一些同事聊天,其实在美国很多企业客户的CTO(信息化决策者)的决策是技术驱动的。

就是说某一个新兴的技术出来之后,美国的CIO不会像国内一样,考虑业务的痛点到底有多痛、我不做行不行或者能不能用另外一种方式做,他不会这样思考,他会默认这个时代到了,我们应该顺应潮流。这是欧美成熟的商业社会里的CTO的决策思路。

中国我们自己的企业客户,是非常不一样的。首先,外部商业环境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竞争格局非常激烈;其次,业务在高速地变化,有各种不确定性,这导致中国的CTO异常焦虑,不知道下个月业务会怎么变,他在做决策的时候会非常务实,不会赶时髦。

所以我们跟中国的CTO或者企业客户聊天,需要真的挖掘到最痛的地方。我们行业有个笑话是说,我们的企业客户不疼到一定程度、疼到半夜睡不着觉,不会轻易做决定要买一套软件,这是非常直观的比喻。

这个对像云智慧这样的企业就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中国的企业服务市场存活下来的企业,我可以非常自豪的讲,无论是从销售到研发到服务,我们一定会优于美国同类企业,因为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大。

我们对于不同行业的客户,面临的行业趋势、背景、自身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自身业务战略优先级、甚至过去曾经发生过什么具体事件影响到信息化业务,都要调研的非常清楚,找到客户最痛的痛点来帮他解决。

这是中美两边非常大的不同。

科创最前线:以前国内的公司筹备数字化转型可能优先考虑国际巨头厂商,比如IBM、oracle等等,那么相比较之下云智慧的本土优势是什么?

云智慧高级副总裁张雅娴:首先是人才优势。云智慧本身团队里面有很多技术骨干来自于oracle、IBM、微软这样的大公司,这是现在人才流动的趋势。也就是说过去美国企业的优秀人才正在流向中国本土企业,这反而成了中国很多软件公司的优势,云智慧就是其中之一。

第二是产品迭代速度。现在中国很多软件企业产品的创新和迭代速度是优于美国的很多同行的。

举个例子,我们在2017、2018年的时候,受Gartner邀请,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了AIOps的全球峰会,和中美国的同行们同台竞技,谈AIOps的场景技术。

当时我们非常直观地看到,在创新领域,中美企业的差距没有很大。甚至在某些层面中国企业比美国更加创新,因为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场景更多,所以在产品创新迭代上,中国软件企业在很多赛道上已经超越了美国同行。

第三就是服务本土化。这个差异就巨大了,随着政治经济各方面大环境的变化,外企在中国的服务力度都呈一个下滑趋势,而中国软件企业的灵活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企业客户非常需要的。

科创最前线:中国企业服务行业的下一波红利将会在哪里出现?哪几个方向最有可能出现下一个巨头?

云智慧高级副总裁张雅娴:首先毋庸置疑,在云计算领域,阿里、腾讯还有其他主流厂商一定会取得全球性的成就。

第二,在人工智能大领域里的不同细分领域会产生巨头,这也是云智慧在赛道选择时候的思考。因为to c的人工智能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像我们的AI四小龙,但to b的市场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一定能产生超越Service Now的巨头,因为中国的市场空间太大了。

第三,物联网领域的潜力也是毋庸置疑的,以及5G的各种应用场景。

第四,在基础软硬件,尤其是基础软件领域有巨大的机会。云智慧自己也有一款基础软件产品直接对标美国巨头Splunk。我们看好这个领域未来产生走向世界的巨头。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科创最前线”(ID:kczqxgzh)

作者:科创最前线

最新直播

热门活动

2019香港金融科技周

  • 香港投资推广署
  • 香港
  • 2024-05-01

厦门人才企业榜暨“创道至简”创投领袖高峰论坛

  •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发展中心、厦门日报社
  • 厦门
  • 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