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巨头KKR是怎么在中国做科技投资的?

36氪 | 吴睿睿 · 2021-05-13 20:40

巨人入场

v2_5adc215620834aedb1eca164d07eb609_img_jpg.jpg

KKR基金合伙人张阳

以下为KKR基金合伙人张阳的演讲,36氪编辑整理:

KKR在中国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首先,我將和大家介绍一下KKR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KKR是全球第一家私募股权公司,迄今已有45年的经营历史,现在是私募股权公司里面成立最早、累计投资金额最大的其中一家。我们到目前为止已经投资了400多家公司,涵盖20多个行业。

KKR提供多元化的融资解决方案,以私募股权为核心业务。KKR采取灵活的投资策略,我们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进行控股型投资,同时也关注少数股权投资。截至2020年9月,我们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超过100家企业共创造了约2,400亿美元的年度营收,这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雇用员工数约达100万人。

KKR致力于发展长期且丰富的全球化资源网络,包括企业高管以及自有顾问团队;KKR在金融市场具有丰富经验,多次支持被投资的公司进行战略并购;KKR在多个行业积累了深厚的认知;公司考虑到金融工具时,除股权融资外,无论在资本市场运作,还是在战略型的收购和投资、企业的股权和债券融资上,我们都能够提供非常多的支持和建议。

KKR在私募股权领域界是领先公司,近年在中国的科技领域正在逐渐加码。在过去三年我们投资了多家科技类公司,包括字节跳动、兴盛优选,在线教育领域的火花思维和核桃编程。另一个投资也很有意思,跟KKR的产业背景相关度很高——“认养一头牛”,一家在线卖乳品的公司。

借此机会分享几个我们的观点和思考。

首先是我们怎么看待中国的科技投资市场。我个人在中国的科技投资领域从业时间超过15年。中国最早期的科技类投资,曾经IPO在1亿美金市值时就已引人注意,在VC界可谓成功的投资了。而今天我们谈论的是100亿美金甚至1000亿美金的市值。这个领域已经从十几年前的VC为主导,变成了现在VC、PE、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以及战略投资都非常活跃。我们认为这个市场的活跃程度和规模值得PE机构积极参与。

第二,中国科技型企业正在从小公司过渡到大公司。早期很多公司是创业团队,VC支持的是技术团队为主导的公司,那个时候大家说北京的中关村就是美国的硅谷,因为这边的技术人才相对集中,创业更活跃。但从今天来看,技术正在跟商业、制造业等经济各个方面融合,所以我们也看到上海的互联网公司的总部越来越多,深圳的技术型公司总部也越来越多。此外,在技术类企业从小公司到大公司的过程中,整个公司的氛围从单一业务目标导向,演变为多目标专业化管理的状态。很多人关注到BAT等互联网企业有“35岁现象”,这些经过锻炼的技术型人才离开了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正在进入了更广阔、更关注技术的产业或者是经济领域,我们认为这对技术类投资、经济的数字化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个观点是关于中国企业的一些特点,以及全球化的趋势。在过去这么多年中,很多人都在聊中国企业的出海,事实上,在过去中国企业出海浪潮中,科技企业的出海是非常活跃的。从早期BAT的国际化尝试,再到最近媒体关注的TikTok在美国和印度市场的新闻。这些其实反映了中国开始有自己的一些新型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关注。科技企业的全球化的趋势是明确的,然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也认为这是KKR可能参与的机会。

那我们的投资角度是什么呢?KKR的投资逻辑非常看重长期价值,能够穿越经济周期,不受到中短期的市场微观因素的影响,能够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在中国,我们在科技领域的主要关注点是核心科技。在国外可能是指一些有专利、产权为保护的(科技),在中国,我们关注真正能够用对技术和数据的理解和应用本身建立壁垒的能力,其中可能包括专利,模式,或是平台。这个能力一定要基于技术和数据以根植在企业内部,我们也称之为“核心科技”。

第二点是跟KKR的产业背景相关,我们非常关注科技跟产业的结合,关注所有的传统产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应该怎么样去适应、改变,和提升。以“认养一头牛”为例,牛奶作为一个超大型品类,应该如何在细分人群中赢得口碑和忠诚?在传统的线下分销和零售连锁里面,对于垂直用户群的精准触达几乎是不可能,但通过线上的精细化运营则有机会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活力。

另外一个案例,我们收购了雷士照明的中国分销业务,在此之后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去观察在这样一个商业领域中,非常传统的分销业务的数字化到底意味着什么。简单地说可能是‘我是不是电商,我能不能在网上去卖’,但事实上如果你深入去看,存货、库房、分销商的经营模式、与客户的互动方式、沟通的逻辑以及沟通的频次等等都会发生非常多的变化。我们很关注在产业发展里面能够带来核心价值、能够帮助传统企业适应数字化浪潮,或者有通用型能力帮助产业整体去提升的投资机会。

最后一点也是我个人最感兴趣的一点,就是商业创新。我们在分析中国创新企业时遇到最大的挑战在于中国很多公司在全球找不到任何对标。这在15年前是不可以想象的,那时候可以找到很多中国版的什么。反观今天,我们也在找印尼版中国的模式,或者美国版中国的模式。技术发展本身是一个全球化的趋势,很多技术的应用和能力在全球不同的市场都展现出一样的状态,然而在本土市场的特点上、在商业模式的打磨上,其实全球市场差别会特别大。

我们发现中国市场的发展和竞争是世界上最快最激烈。但是也由于这种竞争,帮助中国企业打磨出了非常强的核心能力。即使你在中国是一家普通的公司,这些核心能力有可能让你在全球的其他市场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我们作为投资机构,如何跟这些科技企业创始人进行互动?现在对科技型企业的创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我有一个想法,拉三个人在车库就开始做只是一个起点;在做的过程之中更要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吸取新的知识。我们关注发展快速的科技企业,同时也发现,这些企业里创始人的成长速度是比企业还要快的。我们会更看好像这样的创始人,希望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文章来源:36氪

作者:吴睿睿

最新直播

热门活动

亚洲化妆品创新峰会暨国货百年化妆品陈列展

  • 上海书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上海
  • 2024-04-19

2019香港金融科技周

  • 香港投资推广署
  • 香港
  • 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