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VC都去上海妇婴医院找项目了

融中财经 | 艾希 · 2022-12-03 20:02

随着越来越多机构布局医疗投资早期,对来自医院的科研成果转化是一大利好。

医疗VC们找项目,又有了新去处。

前两天,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下称“一妇婴”)办了一场活动,与恒瑞医药、新光维、联影医疗、微创医疗机器人四家业内知名企业展开合作,展开相关学科的研究和成果研发。

“这一定是一个找项目的好机会”,在医疗领域从业十几年的投资人李阳判断。“上海一妇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省市级妇幼保健院之一,被称作是“上海大摇篮”,在业内非常出名,同时受益于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该院相关研究条件充足,我们认为会有一些不错的研究成果。”

而透过这次与一妇婴合作的四家公司可以发现,它们不仅都是行业内的头部企业,过往融资历程中还获得了中金公司、中信证券、招商国际资本、高瓴创投、礼来亚洲基金、经纬创投,CPE源峰、同创伟业等诸多知名机构投资,与资本市场联系密切。其中,微创医疗机器人母公司微创医疗也已经投资了多家企业。

“这意味着,一妇婴内项目会更容易跑出来,以上合作企业不仅能为相关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以在资本对接方面提供帮助”,李阳解释。

在投资人关注到一妇婴,开始到医院找项目背后,是投资人们深入医疗早期的真实写照,高瓴、红杉等知名机构,都已经来了。

VC瞄准“上海大摇篮”  

在外界看来,投资人大多都是身着西装、手捧咖啡,穿梭于北上广深的各种高档写字楼,在会议室中看着PPT和各种技术方案便可完成投资。

但如今,情况并不是这样,VC找项目越来越下沉,投资人们开始深入到实验室、高校、工厂,甚至开始到田间地头找项目。而在医疗领域,投资人们开始瞄准医院。

李阳在医疗投资行业有十几年的经验,他坦言,“这已经成为常态”,  随着医疗健康项目估值水涨船高,有不少投资人会花大部分时间飞往全国各地,去认识各个权威医院的大专家,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以便于在他们决定创业时顺利拿到早期份额。

就在上个月,他还发现身边不少投资人朋友在关注上海一妇婴的相关消息。

这要从该院启动的“示范性研究型药房”项目说起。在上海一妇婴建院75周年大会暨首届一妇婴国际学术论坛上,该院宣布,“示范性研究型病房”项目正式启动。  该项目将围绕生殖系统肿瘤、出生缺陷、生育力障碍和重大围产疾病四个妇产科重大研究问题,开展研究型病房硬件、医企协同创新机制、创新性支撑保障体系、一体化数字平台以及临床研究室和实验室等五个方面的建设。

这一消息令灵敏的医疗投资人们振奋。“说实话最近好的医疗项目不好找,上海一妇婴的这个活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找项目打开了思路”。“上海一妇婴是极有可能孵化出好项目的。”一方面,上海一直以来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打造,今年前三季度,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6166亿元,同比增长4.6%。制造业产值达1345.45亿元,同比增长5.5%。

另一方面,高水平医院贯穿于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产品应用的各环节,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成立于1947年的上海一妇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省市级妇幼保健院之一,也是上海市业务体量最大的妇产专科医院,在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产科疾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权威的研究。  如今,上海每5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在一妇婴出生,因此,这家医院也被称作“上海大摇篮”。

在首届一妇婴国际学术论坛上,已经有不少投资人在关注机会。

同样是医疗投资人的王冰最近也在更加关注临床出发的早期项目,过去,一般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业务跑通且有现金流,成为细分领域龙头标的的时候,就会有特别多的机构会联系企业端,希望能够投进去。

但在现如今的环境下,这种打法不再管用。  “跟企业在早期就建立感情,从0到1是机构能投进去的重要节点”,  王冰说道。

同时对于早期的项目来说,这时候也恰恰是最需要资本帮助的阶段之一。  “过去医生主要在病房、实验室研究,但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不仅需要资金,更多的还需要包括构建团队、场地落地、人员招聘等方面的人和经验。投资机构如果能尽早地跟他们认识、交朋友,才能更容易建立基础和互动,以更高的性价比在早期抢占到一定份额。”

“在当前的资本市场格局下,只有深入一线,才能真正了解临床需求、临床趋势已经临床价值,而这些都是资本判断早期项目的核心标准”,王冰解释,虽然这次一妇婴还没有明确推出的成果转化项目,但自己会持续关注,“这是很有可能出现好项目的地方,我们投资人要做的,就是保持敏锐,先于别人交到‘好朋友’”,他很有信心。

四家合作企业大有来头 ,背后高瓴、经纬、同创伟业等  

那么,这次与一妇婴签约的四家企业,也让投资人们坚定了会有投资机会的判断。

据了解,一妇婴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及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就妇产科疾病的新药临床研究及妇科内镜诊疗器械研发方向,开展“医产学研”全方位战略合作。

同时,一妇婴还携手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多项研究的合作基础上,分别成立了“妇产科影像学前沿研究中心”和“妇产科微创手术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

毋庸置疑,以上四家企业均是行业中的龙头。

其中,恒瑞医药早在2000年便已成功上市。上市之后,又分别相继获得了康缘药业、中投公司、中证金融、国药投资参与的四轮融资。如今,其总市值已经高达2583.5亿元,公司也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抗肿瘤药、手术用药和影像介入产品的供应商。

新光维医疗成立于2016年,并在近年来开始获得诸多资本关注。从融资经历上来看,新光维医疗直到成立两年后才完成由礼来亚洲基金投资的天使轮融资,早期被资本关注较少。但受到分级诊疗推进、微创手术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内窥镜的市场需求和配置率快速上升,新光维也在2021年迎来爆发。

2021年4月,新光维医疗完成近4亿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礼来亚洲基金、经纬创投、美敦力中国基金等知名机构;不到4个月后,该公司再次完成近4亿人民币B轮融资,其中包括高瓴创投、礼来亚洲基金、经纬创投在内的老股东再次投资。据了解,作为高性能医用内窥镜国产化领先者,新光维医疗目前正在冲刺港交所。

作为微创系一员,微创医疗机器人更是大有来头,这家去年11月上市的企业,目前市值为305亿港元。上市之前,微创医疗机器人共完成两轮融资。其中,2020年9月完成首轮战略融资,背后资方星光熠熠,包括高瓴创投、CPE源峰、上海科创、国新科创基金、国风投基金、致凯资产等。值得注意的是,这笔融资交易金额高达30亿人民币。

而在其背后的微创医疗,近年来资本化动作不断,已经投资多家医疗企业,如微创外科、脉通医疗、微创道通、阿格斯医疗等。

作为国产设备影像之王,今年8月,联影医疗上市的消息轰动一时,上市当日,联影医疗最高价时市值一度突破1500亿元,成为国产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第一股,也是当时年内规模最大的科创板IPO企业。

在上市之前,联影医疗共完成4轮融资。在医疗行业,从来不乏大额融资,联影医疗也是如此。在2017年9月的A轮融资中,联影医疗获得33.3亿人民币投资,投资方为国寿股权投资、国投创新、中国国新控股、中金公司、中信证券、招商国际资本等机构。在其他的几轮融资中,还有同创伟业、元明资本、清松资本、弘晖基金等知名机构。

通过以上对四家签约企业的整理,可以看出,这样的环境下是极有可能孵化出优质的成果转化项目的。

一方面,以上企业均为个各自细分赛道龙头企业,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先进的前沿技术,有利于加快医企融合创新成果转化。

另一方面,在以上四家企业中,可以看到诸多机构身影,其中不乏高瓴创投、经纬创投、CPE源峰、同创伟业、元明资本等知名机构,医疗健康也是这些机构重点关注的领域。若未来有相关成果转化项目,也将能享受到资本对接的便利。

此外,在这次合作的企业中,微创医疗机器人母公司微创医疗,已经多次在资本市场布局,未来会有可能更早一步进入项目。  “对关注到这次活动的机构来说,我们不仅是在寻找投资机会,还能借此与产业内伙伴打好关系,共建投资生态”,李阳解释。

早期医学成果转化,VC都来了  

“当下,医学创新成果转化还有不少痛点”,李阳表示,目前国内医院对于成果转化的相关措施还比较保守,在医学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

今年,李阳联系过不少上海、四川、武汉等各地医院的专家,了解最新临床研究,  “医学成果转化率还是太低了”,这是李阳调研下来的心得。当下,我国的医学转化率普遍较低,仅有极少数发展为产品或成立公司。

当然,这也和医疗机构和医生缺乏对医学成果转化的系统性认知有关,专家们对医学研究颇有心得,但是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复杂,需要临床、技术、管理、商业多个领域专业的人才。“这很容易让研究成果只是建立在书面的想法和理论上,却忽视了市场的真正需求。”

此外,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高风险、高投入、回报收益周期长的特点,也在考验这VC们是否“耐得住寂寞”。

“比如,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从技术创新至临床应用,投入在100万至1000万不等,产业周期为3~5年;创新药物的投入更是千万量级,产业周期一般为10年以上”,这都对投资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大型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无福体系对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涌现的科研成果是大有作为的,也需要社会资金给予更多支持。  从医院端来看,在此之前,已有华西医院为代表医院资产管理公司在用真金白银调动科研积极性,  去年,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学科主任刘进捐出“一个亿”设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基金的消息,刷爆了网络,一位麻醉科医生是如何赚到一亿元的?实际上,这一亿元正是由华西医院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转化而来。

当然,资本市场才是真正不可或缺的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的力量。投资人们深入医院、研究室寻找潜力股的背后,是一众机构涌入医疗早期投资的真实写照。

比如,11月28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出资6000万元,参与景旭创投首轮募集。据了解,该基金聚焦于创新医疗器械、诊断试剂、新药及疫苗研发和其他生物医药相关领域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等创业早期的企业。

而在更早些时候,作为顶级机构,红杉中国、高瓴创投早已在医疗领域向更早期布局。其中,有数据可以佐证,在所有红杉中国医疗投资案例中,有超过60%的项目是早期投资,红杉中国会在企业成立的种子期或最先1-2轮的融资中参与进来,一路陪伴企业的成长。今年以来,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已经投资了扬奇医芯、浩微生物、血霁生物等多个早期医疗项目。

高瓴也在早期阶段完成了对圣因生物、星锐医药、中美瑞康、艾博生物等各细分领域代表性企业的投资,据公开数据,今年以来,高瓴创投所投资生物医药项目中A轮及以前的早期投资事件占比明显提升。

毋庸置疑的是,越来越多机构布局医疗投资早期,对来自医院的科研成果转化是一大利好。

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向医疗项目更早期深入,不仅是内卷的大环境下投资人们被动的选择,也是在人类健康产业之下必须主动突破的事业。而这场投资机构们对早期医疗项目的争夺战,也在医院打响了。

(李阳、王冰皆为化名)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融中财经”(ID:thecapital)

作者:艾希

最新直播

热门活动

2019香港金融科技周

  • 香港投资推广署
  • 香港
  • 2024-04-25

厦门人才企业榜暨“创道至简”创投领袖高峰论坛

  •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发展中心、厦门日报社
  • 厦门
  • 2024-04-25